现代畜牧兽医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论文集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作者投稿中心
专家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投稿须知
  更多     
· 畜牧兽医在线
  更多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20年 卷 02期
刊出日期 2020-02-15

试验研究
饲养繁育
调查分析
专论综述
疫病防控
试验研究
1 刘扬扬 马勋 王静 康立超 李红欢 钱凌霄 江婉琳 阮婷玉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F2365_0037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Hot!
2020 Vol.  (02): 1-6 [摘要] ( 464 ) [HTML 1KB] [ PDF 0KB] ( 83 )
7 唐奇 张溪研 费东亮 王书全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基因与SEA基因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评价
试验旨在构建pET-28a-S-SEA融合表达质粒,并评价S-SEA蛋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对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流行毒株(GenBank: LT906620.1)的S基因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GenBank:MH053151.1)进行优化,通过柔性连接肽(GGGGS)连接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 得到pET-28a-S-SEA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 Western Blot检测后,对最佳表达条件进行摸索。在此基础上,将亲和层析后的重组蛋白,免疫6周龄的雌性 BALB/c 小鼠,对免疫小鼠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进行检测。结果:成功构建pET-28a-S-SEA质粒,且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小鼠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S-SEA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猪流行性腹泻亚单位疫苗提供帮助。
2020 Vol.  (02): 7-13 [摘要] ( 390 ) [HTML 1KB] [ PDF 0KB] ( 90 )
14 郭泽宇 邢家宝 马庆磊 马丹倩 秦盼盼 李露 李跃 赵文超 刘建华
宠物源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河南郑州市常见宠物携带菌株组成以及耐药情况,本试验采集了郑州地区不同宠物医院患病及健康犬、猫共计76个样本的肛拭子、眼拭子、耳拭子。实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完成细菌鉴定,确定分离菌株种类,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耐药表型。结果共分离得到大肠杆菌50株、肠球菌27株、奇异变形杆菌24株、葡萄球菌46株、绿脓杆菌4株。奇异变形杆菌耐药最为严重,对多西环素、替米考星两种药物耐药率高于90.0%;大肠杆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高达94.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62.0%,对多西环素、多粘菌素E、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在4.0%~24.0%之间。肠球菌对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头孢噻呋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29.6%~40.7%之间;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三种药物的耐药率在7.4%~14.8%之间,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66.7%。葡萄球菌对替米考星的耐药率为39.1%,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均低于20.0%。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在宠物菌群组成中占比较大;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
2020 Vol.  (02): 14-19 [摘要] ( 524 ) [HTML 1KB] [ PDF 0KB] ( 81 )
20 莫睿文 刘又铭 邢蕙萱 吴超男 王松锐 覃爱萍 李德乾 张海文
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药对文昌鸡肝毒性研究
(目的)中药渣经微生物发酵可减少抗营养因子,增强功效,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添加发酵中药渣对文昌鸡肝脏毒性影响。(方法)试验选用体重、日龄相近文昌鸡(43日龄,母)19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发酵中药渣添加水平为0%,0.5%,1.0%,1.5%,试验为期4周。(结果)与组1相比,2、3、4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组1相比,2、3组肝脏组织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升高(P<0.05),4组ALT含量显著降低(P<0.05);2、3、4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显著升高(P<0.05);3、4组肝脏组织中GLU和总蛋白(TP)显著升高(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发酵中药渣可减少文昌鸡肝细胞损伤,促进肝脏的合成代谢和贮备功能,其中以1.0%添加量最适。
2020 Vol.  (02): 20-26 [摘要] ( 283 ) [HTML 1KB] [ PDF 0KB] ( 73 )
饲养繁育
27 杨柳青 王婷 李帅辰 宋乔志 刘涛 张建涛
益生菌在犊牛中的应用与研究 Hot!
犊牛在幼龄阶段时,其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腹泻发病率居高不下,从而导致犊牛的饲养难度增高。随着抗生素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寻找抗生素替代物被提上议程。益生菌具有调节犊牛消化道微生态平衡、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强胃肠道消化吸收及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能够起到提高犊牛生长性能、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降低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目的。但益生菌制剂的发展刚刚处于起始阶段,且益生菌在反刍动物方面的研究稀少,所以对益生菌制剂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对益生菌的功能机制及其在犊牛中的应用与研究做一综述。
2020 Vol.  (02): 27-32 [摘要] ( 402 ) [HTML 1KB] [ PDF 0KB] ( 81 )
33 郭启勇 柳国锁 孙亚琼 钱军 吴心华
畜禽养殖品种资源化与乡村振兴
variety resources, variety, commercialization
2020 Vol.  (02): 33-36 [摘要] ( 182 ) [HTML 1KB] [ PDF 0KB] ( 76 )
疫病防控
37 张锋
重组减毒沙门菌在雏鸡体内的感染状况研究 Hot!
本试验为了检测能够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蛋白的重组沙门菌在雏鸡体内主要组织和器官的感染情况,分别用亲本菌株和重组沙门菌免疫雏鸡,免疫后24~216 h每隔24 h对雏鸡的盲肠、血液、肝脏、脾脏、法氏囊中的细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雏鸡接种重组减毒沙门菌后,其在血液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96 h达到峰值,在脾脏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120 h左右达到峰值,在肝脏、法氏囊中的数量不断升高并在168 h达到峰值,在盲肠中,细菌数量在不断升高并在72 h达到峰值;达到峰值后细菌数量逐渐下降。亲本菌株和重组菌株在相应组织器官中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但是亲本菌株的数量始终高于重组菌株。结果表明:重组菌株能在雏鸡体内生长定植,能为诱导雏鸡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奠定重要基础,有望作为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口服疫苗。
2020 Vol.  (02): 37-40 [摘要] ( 197 ) [HTML 1KB] [ PDF 0KB] ( 89 )
41 薛念宇 李中元 倪宏波
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摘 要:2019年9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某牛场发生一起以奶牛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不食、流涎、急性胃肠炎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1%,病死率为51%,发病牛产奶量急剧下降,经济损失惨重,结合临床诊断和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对多杀氏巴氏杆菌和克雷伯氏菌高度敏感,可用于该病治疗。
2020 Vol.  (02): 41-44 [摘要] ( 320 ) [HTML 1KB] [ PDF 0KB] ( 93 )
45 褚洪忠 杨光维 刘建明 陈春华 李涛 团勇 乃比江
一例牛口蹄疫疫苗免疫过敏反应的诊治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一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蔓延快、传播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对本病采取了100%注射疫苗强制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然而在注苗免疫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家畜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时因救治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本文通过一例牛口蹄疫免疫过敏病例的救治,介绍了牛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 ,并提出了解救措施,为及时、有效处理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提供参考。
2020 Vol.  (02): 45-47 [摘要] ( 501 ) [HTML 1KB] [ PDF 0KB] ( 79 )
调查分析
48 张婷婷 张晨阳 刘全
近期辽宁省肉鸡生产形势及对策建议 Hot!
元旦以来,辽宁省肉鸡生产形势总体呈下滑态势,龙头企业亏损严重。文章结合调研和生产监测数据,对近期辽宁省肉鸡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判未来走势,以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0 Vol.  (02): 48-50 [摘要] ( 220 ) [HTML 1KB] [ PDF 0KB] ( 83 )
专论综述
51 牛俊丽 魏莲清 罗远琴
发酵棉粕及其他营养素对肉鸡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Hot!
2020 Vol.  (02): 51-57 [摘要] ( 563 ) [HTML 1KB] [ PDF 0KB] ( 87 )
58 陈文杰 杭柏林 杨洋 刘莉莉 郭佳佳 宁春妹 刘保国
鸽毛滴虫病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
鸽毛滴虫病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性疾病。本文简要介绍了鸽毛滴虫及鸽毛滴虫病的危害,主要综述了鸽毛滴虫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临床生产时间中鸽毛滴虫病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2020 Vol.  (02): 58-61 [摘要] ( 377 ) [HTML 1KB] [ PDF 0KB] ( 100 )
62 王秀东 章沙沙 刘昊 李波
中草药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研究进展
2020 Vol.  (02): 62-64 [摘要] ( 338 ) [HTML 1KB] [ PDF 0KB] ( 80 )

版权所有 © 2011《现代畜牧兽医》编辑部 辽ICP备17020531号-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264602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