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论文集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作者投稿中心
专家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投稿须知
  更多     
· 畜牧兽医在线
  更多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6年 卷 03期
刊出日期 2016-03-15

试验研究
饲养繁育
调查分析
专论综述
疫病防控
试验研究
1 李海利 易秀玲 徐引弟 焦文强 王克领 李奎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2. 河南农业大学
3.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式的建立和应用
根据GenBank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ILTV DNA为模板,建立了检测ILTV的PCR检测方法。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扩增出一条约69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均未扩增为出相应的片段。敏感性试验检测出其DNA最小检出量为10-2μg。重复性试验中对3份检测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阳性病料进行检测,发现3次重复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临床应用中运用上述优化的PCR反应条件进行PCR检测临床送检的16份疑似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感染病料,结果显示检出阳性样品6份,将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克隆后序列分析显示均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鉴定和临床诊断。
2016 Vol.  (03): 1-7 [摘要] ( 605 ) [HTML 1KB] [ PDF 0KB] ( 96 )
8 胡慧艳 贾青 孙凤莉 赵思思 锡建中 李晓敏   (1. 河北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2. 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3.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河北太行鸡含黄素单氧化酶3基因型频率分布研究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黄素单氧化酶3(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 3, FMO3)基因T329S突变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的分布。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鸡FMO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方法对FMO3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位点在河北太行鸡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TT基因型频率为0.8201,TS基因型频率为0.1644,SS基因型频率为0.0155。结果表明,河北太行鸡群体中鱼腥味综合症易感基因型频率不高,可以通过PCR-RFLP的方法予以剔除。
2016 Vol.  (03): 8-12 [摘要] ( 765 ) [HTML 1KB] [ PDF 0KB] ( 154 )
13 刘雪红 侯颖 乔颖 李娜 宋平 陈玲 曲悠扬 张艺多   (1. 大连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2. 辽宁省大连市兽药饲料监察所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双黄连口服液中3种有效成分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3种有效成分(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检测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以0.2%甲酸-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ESI负离子模式下,通过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10 μg/mL(r=0.9991)、0.02~10 μg/mL(r=0.9998)、0.025~10 μg/mL(r=0.9996)。定量限分别为0.02 mg/kg、0.02 mg/kg、0.025 mg/kg。3 种成分的回收率为98%~101.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5%。该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的3 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2016 Vol.  (03): 13-17 [摘要] ( 396 ) [HTML 1KB] [ PDF 0KB] ( 85 )
饲养繁育
18 彭闯   (法库种畜禽监督管理站)  
低蛋白日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0
选用平均体重为41.62±3.56 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猪54头,按公母各半、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每组18头试验猪只,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日粮按照美国NRC(1998)的标准配制,粗蛋白为18.0%,试验组I和试验组II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粗蛋白浓度减少至16.5%和15.5%,相应补充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虽然试验组I和试验组II的日增重分别下降了0.97%和1.73%,但差异不显著(P〉0.05), 试验组I和试验组II的饲料转化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料肉比分别降低11.32%和11.72%,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猪只的血清尿素氮浓度分别降低6.14%和25.24%,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蛋白含量15.5%的低蛋白组更能充分利用饲料中的氮源,保证猪只的正常生长性能的发挥。
2016 Vol.  (03): 18-21 [摘要] ( 604 ) [HTML 1KB] [ PDF 0KB] ( 88 )
22 苏晓辉 吴迪   (1. 辽宁省北票市畜牧兽医局
2. 辽宁省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肉仔鸡立体笼养与网上平养饲养效果观察
本文目的是观察比较采用相同建筑规格和建筑面积的鸡舍,立体笼养与网上平养对肉仔鸡饲养量、成活率、增重、饲料报酬、投入品消耗等主要生产指标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影响。每组分夏季和冬季共装入2批肉鸡雏,每次试验选用0日龄的鸡雏,饲养44日龄出栏,试验组共装入鸡雏17610只,对照组共装入鸡雏9460只,进行非配对试验,测定肉仔鸡成活率,增重,料肉比,人工、燃料、水电、药费等投入品消耗。结果表明,由于立体笼养利于先进的技术设备的应用,利于舍内环境条件的控制,肉仔鸡在增重有所增加的基础上,单位面积饲养量、成活率、饲料报酬、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提高商品肉鸡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2016 Vol.  (03): 22-27 [摘要] ( 570 ) [HTML 1KB] [ PDF 0KB] ( 84 )
28 程晓印 姜怀志   (1.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 吉林农业大学
)  
Wnt10b调控动物毛囊周期的概述
2016 Vol.  (03): 28-31 [摘要] ( 396 ) [HTML 1KB] [ PDF 0KB] ( 102 )
疫病防控
32 巩和秋 张学明 满达 倪宏波 周玉龙 常敬伟   (1. .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
2.
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奶牛产后保健技术应用
奶牛产后疾病包括低血钙、 胎衣不下、产后瘫痪、酮病等, 给奶牛业造成较大经济 损失。本文通过对产后奶牛灌服复合营养液、投服钙棒、注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奶牛酮病监测等产后保健技术,提高了奶牛饲养管理水平,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2016 Vol.  (03): 32-34 [摘要] ( 452 ) [HTML 1KB] [ PDF 0KB] ( 91 )
35 张建勋 刘耀川 宋淑英 董素凤 张辉   (辽宁省重大动物疫病应急中心)  
辽宁地区新生仔猪猪瘟隐性感染情况的血清学调查
2016 Vol.  (03): 35-38 [摘要] ( 456 ) [HTML 1KB] [ PDF 0KB] ( 90 )
39 张东涛 孟凡伟 周学章   (1. 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  
宁夏地区部分蛋鸡场新城疫卵黄抗体效价的检测与分析
摘 要:本研究旨在检测宁夏地区部分蛋鸡场新城疫卵黄抗体效价的水平及差异,通过血凝实验检测本实验室制备的新城疫病毒抗原的效价并校正血凝单位,血凝抑制实验检测宁夏地区14个蛋鸡场140枚鸡蛋卵黄抗体的效价。试验结果显示新城疫病毒的血凝效价为 8log2,卵黄抗体效价平均在 10log2~13log2。因此,宁夏地区蛋鸡场新城疫卵黄抗体效价较高,研究结果为了解宁夏地区新城疫防治的效果提供了试验数据。
2016 Vol.  (03): 39-42 [摘要] ( 410 ) [HTML 1KB] [ PDF 0KB] ( 91 )
43 高庆凡 汤喜林 卢少达 张铁英 马占峰   (1. 辽宁省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 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 朝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  
长角血蜱季节高峰与羊附红细胞体病、焦虫病发病关系 及对长角血蜱的驱杀试验
摘要:蜱是自然界一个庞大的生物群,长角血蜱侵袭能引起羊瘙痒、消瘦、贫血、生产能力下降,还能传播羊附红细胞体病、焦虫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引起羊的大批疫病和死亡,以及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给养羊业造成极大的危害。本试验查明旨在本地区长角血蜱活动的季节高峰,以及长角血蜱季节高峰与羊附红细胞体、焦虫病发病高峰的关系,查明长角血蜱不同季节易于寄生的部位,之后又进行了不同药物对长角血蜱驱杀试验,筛选出以40%除癞灵+伊虫克注射液组合驱杀长角血蜱效果最好,从而为长角血蜱及羊附红细胞体病、羊焦虫病防治药物选用和用药方法上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6 Vol.  (03): 43-48 [摘要] ( 569 ) [HTML 1KB] [ PDF 0KB] ( 96 )
调查分析
49 孙亚波   (辽宁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舍饲辽宁绒山羊尿结石发病情况调查研究与建议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辽宁省东部山区的9个县41家羊场的公羊尿结石发病情况、饲养规模、饲草料供给、饮水和运动情况等方面开展调研。调研结论为:引起公羊尿结石主要原因有精饲料比例高、糟渣类和块根块茎饲料不足,饮水量和运动量不足。为降低公羊尿结石发病率,笔者建议:降低日粮精料比例、增加块根块茎类饲料;增加公羊饮水次数和运动量。适当补饲维生素类添加剂。
2016 Vol.  (03): 49-54 [摘要] ( 570 ) [HTML 1KB] [ PDF 0KB] ( 101 )
专论综述
55 王小柱   (辽宁省畜产品安全监察所)  
草分枝杆菌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6 Vol.  (03): 55-57 [摘要] ( 579 ) [HTML 1KB] [ PDF 0KB] ( 90 )

版权所有 © 2011《现代畜牧兽医》编辑部 辽ICP备17020531号-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264602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