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兽医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 委 会  |  投稿指南  |  期刊订阅  |  广告合作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作者投稿
论文集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作者投稿中心
专家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论文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 投稿须知
  更多     
· 畜牧兽医在线
  更多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5年 卷 08期
刊出日期 2015-08-15

试验研究
饲养繁育
专论综述
疫病防控
试验研究
1 李健 刘飞 刘大飞 罗其勇 李一经 刘春国
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HA和NA基因序列分析
2015 Vol.  (08): 1-6 [摘要] ( 629 ) [HTML 1KB] [ PDF 0KB] ( 134 )
7 韩杰 白子山 刘旸
刺五加多糖对免疫应激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肠粘膜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探讨刺五加多糖(ASPS)对免疫应激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黏膜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LPS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LPS+ASPS组小鼠灌胃等量ASPS水溶液,试验第15 d,LPS组和LPS+ASPS组小鼠腹腔注射LPS,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LPS注射后4h取小鼠肠道样品和免疫器官。结果表明:灌胃ASPS使LPS免疫应激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38.21% (P < 0.05)和 23.81% (P < 0.05),使肝脏指数也提高了0.67%,但差异不显著(P > 0.05)。灌胃ASPS使LPS免疫应激小鼠回肠淋巴细胞数量提高了17.27% (P < 0.05)。 由此可见,灌胃ASPS能提高免疫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2015 Vol.  (08): 7-10 [摘要] ( 548 ) [HTML 1KB] [ PDF 0KB] ( 120 )
11 耿海东 李景玉 解林红 徐钰 李元果 王铁成 尚丽元 初冬 孙贺廷
水貂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
为确诊引起该养殖场水貂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因,对吉林省某貂场送检的10只水貂进行剖检,根据死亡水貂临床表现、剖检变化,经16srRNA PCR检测、小鼠的致死性试验、细菌分离及生化试验,确诊为绿脓杆菌感染。对该致病性进行分离纯化,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为1×105.48cfu/ml。
2015 Vol.  (08): 11-15 [摘要] ( 417 ) [HTML 1KB] [ PDF 0KB] ( 101 )
16 刘世明 刘凤云 胡琳 祁生贵 李愈娴 吴天一
青海不同海拔牦牛血液中低氧相关因子含量的测定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测定生活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牦牛血液中低氧相关因子(HIF-2α、ACE、EPO)指标的含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不同海拔牦牛血液中低氧相关因子的含量。结果:牦牛血液中HIF2α、EPO、ACE、ACE2、含量将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ACE、HIF2α含量有逐渐降低趋势,EPO随着海拔的升高其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是与低海拔牦牛、平原地区的黄牛比较,血液中低氧因子含量还是相对较高。
2015 Vol.  (08): 16-19 [摘要] ( 524 ) [HTML 1KB] [ PDF 0KB] ( 111 )
饲养繁育
20 孙亚波 周方庆
辽宁绒山羊育成母羊对不同苜蓿比例TMR日粮的消化性能研究
选择12只16月龄的辽宁绒山羊育成母羊,体重37.39±7.19kg,分成3组,每组4只。试验1组、2组和3组日粮苜蓿草比例依次为20%、30%和40%,精粗比例分别为28.34%: 71.66%,22.43%: 77.57%和16.44%: 83.56%。研究育成母羊对不同苜蓿比例TMR日粮的消化性能。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3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试验1组消化能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2和3组,试验1组表观代谢能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2组、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试验3组则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试验1组总能表观代谢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试验1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高于试验2组,也高于试验3组 (P>0.05)。各组粗灰分、钙、磷、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总体上试验1高于试验3组,而试验3组又高于试验2组。育成母羊与成年公、母羊和育成公羊相比,各类营养消化率相似,但是数值低于成年羊而高于育成公羊。苜蓿比例为20%、精粗比为28.34%: 71.66%时,育成母羊对各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最高,饲料利用率最佳。 关键词:
2015 Vol.  (08): 20-25 [摘要] ( 451 ) [HTML 1KB] [ PDF 0KB] ( 112 )
26 林杰 张辉 许唯峰
中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肥育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遗传基础(杜长大)相似、日龄相近(±1天)、体重相近的阉割公猪(69.1±0.7kg)60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各组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①生产性能:试验组2、试验组3、试验组4比对照组采食量分别增加70g(P<0.05)、100g(P<0.01)、80g(P<0.01);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比对照组日增重分别增加39.21g(P<0.05)、45.73g(P<0.01)和34.94g(P<0.05);试验组2、试验组3和试验组4与对照组料重比的差异均显著(P<0.05)。②免疫力:IL-2试验组3和试验组4比对照组提高0.14 ng/ml(P<0.01)、0.15 ng/ml(P<0.01),比试验组1提高0.11 ng/ml(P<0.05)、0.12 ng/ml(P<0.05)。综合判断,添加中草药在肥育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等方面有积极效果,从经济成本考虑,以为1.5%最佳添加剂量。
2015 Vol.  (08): 26-31 [摘要] ( 535 ) [HTML 1KB] [ PDF 0KB] ( 106 )
32 李新海 苑瑞芳 柏丽 冯登侦
中卫山羊KAP6.2基因的PCR-SSCP分析
角蛋白关联蛋白KAP基因家族是毛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其中KAP6.2基因影响山羊的绒毛性状。为在中卫山羊群体中研究其对绒毛的影响,本试验采集187只中卫山羊耳组织样提取DNA,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KAP6.2基因的SNP多态。试验检测到5种基因型,4个等位基因,其中AA(基因型频率为0.51)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61)为优势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0.45,为中等多态。试验结果显示KAP6.2 基因在中卫山羊群体中存在中等多态性,这将为在中卫山羊群体中开展绒毛性状与KAP6.2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提供遗传根据。
2015 Vol.  (08): 32-35 [摘要] ( 562 ) [HTML 1KB] [ PDF 0KB] ( 109 )
36 刘申
不同控光方案对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015 Vol.  (08): 36-40 [摘要] ( 512 ) [HTML 1KB] [ PDF 0KB] ( 109 )
疫病防控
41 孟祥风 徐风 陈丽红 温伟
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三种治疗方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愈率。方法: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仔猪共458只,将患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达95.6%,中药疗法其次, 为89.4%,西药疗法再次,为83.2%,对照组为14.7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三种治疗方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愈率。方法: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仔猪共458只,将患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达95.6%,中药疗法其次, 为89.4%,西药疗法再次,为83.2%,对照组为14.7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三种治疗方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选出较好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愈率。方法:分别进行人工感染预防及治疗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在临床治疗试验中选自然发病的仔猪共458只,将患猪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采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 治愈率达95.6%,中药疗法其次, 为89.4%,西药疗法再次,为83.2%,对照组为14.7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5 Vol.  (08): 41-45 [摘要] ( 592 ) [HTML 1KB] [ PDF 0KB] ( 115 )
46 李海利 徐引弟 焦文强 朱文豪 王克领 徐照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为研究一种猪流行性腹泻早期快速分子诊断方法,本研究根据数据库中PED病毒基因组S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特异的核苷酸序列,经过引物浓度和模板浓度及PCR扩增条件等的优化,确定最佳RT-PCR体系的最佳条件为:引物浓度:1.0-1.2 μmol/L、MgCl2浓度:2 mmol/L,退火温度:56 ℃。最佳循环条件为:95 ℃ 3 min,94 ℃ 30 S,56 ℃ 30 S,72 ℃ 1 min,35个循环,最后72 ℃ 10 min。根据上述建立的条件和方法,采集临床病例样本,均扩增出目的条带,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为PED临床诊断提供一种简便方法,可在3小时内测出,可用于PED的净化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2015 Vol.  (08): 46-51 [摘要] ( 951 ) [HTML 1KB] [ PDF 0KB] ( 134 )
52 王慧 邱美珍 杨俊 杜丽飞 周望平 傅胜才
湖南省四家养猪场猪瘟抗体水平检测及免疫程序的调整
为了提高试验猪场免疫水平,降低猪瘟发病率, 本试验通过ELISA检测技术对湖南省4家规模猪场进行猪瘟抗体水平跟踪监测,评估其免疫效果,结果发现4家猪场猪瘟抗体水平均不合格,A、B、C、D 4场经产母猪阳性率分别为70.2%、89.9%、75.4%、68.6%;哺乳仔猪阳性率分别为30.0%、70.0%、37.2%、30.3%;保育猪阳性率分别为:47.4%、37.1%、58.0%、8.5%。然后进行补充免疫或将不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调整。30天后再次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4家猪场猪瘟抗体水平除B场哺乳仔猪外均明显升高,A、B、C、D 4场经产母猪阳性率分别为86.7%、95.9%、88.5%、100.0%。哺乳仔猪阳性率分别为38.4%、59.5%、73.1%、60.0%。保育猪阳性率分别为:47.4%、60.8%、68.8%、56.2%。以此验证免疫程序调整措施基本合理。
2015 Vol.  (08): 52-56 [摘要] ( 415 ) [HTML 1KB] [ PDF 0KB] ( 90 )
专论综述
57 杨慧杰 郝利忠 刘敬先
病死猪生物降解技术及其产物的应用评估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疫病传播。病死猪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式。该方法通过高温灭菌、生物发酵的方式,将病死猪肉制成饲料原料—专供皮毛类经济动物(貂、狐、貉等)食用的肉骨粉,与传统处理方法比较,优势明显,实现了病死猪肉无害化彻底、资源化最大的处理目的。
2015 Vol.  (08): 57-60 [摘要] ( 594 ) [HTML 1KB] [ PDF 0KB] ( 102 )

版权所有 © 2011《现代畜牧兽医》编辑部 辽ICP备17020531号-2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2号 邮编:110001 电话:024-23264602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